3000亿援军赶来,重磅政策见效了!
发布日期:2024-12-21 17:46 点击次数:165
下周,伴随着开大会,行情会出现哪些大机会?
这个问题从以下三方面就能看出一些端倪:
一,罕见的股债双牛
如果我们从08年观察股市和债市到现在,就会发现
股涨债跌的时段很多;
股跌债涨的时段也很多;
股跌债跌的时段更是多;
股债同涨的时段,还真的是比较“稀有”。
但此刻,恰恰就是股债双牛的时刻。
股债双牛,背后一定是资金非常充裕,才有机会两头都涨,而这也说明社会上的资金,从理财,从房地产等方面就都朝着股市、债市涌来。
展开剩余82%
所以只要后面刺激到位,股市不会缺钱。
二,出乎意料的北证50
最近的行情其实是比较典型的指数蒙着眼不看,重点做个股的阶段,很多逻辑都是事后涨出来的,实操上面只能根据盘面做交易,本质上是在跟资金,而非买逻辑。
从这一点出发,纯资金向的北证50,最近走势稍微有些难看了:
而北证50的这种表现,或许也说明A市场内部,也在做取舍,股票就是炒股难度所在,不是说简单看清一个宏观方向,赚钱就手到擒来了,很多时候方向看清、板块、个股照样做反,这种情太多了。
但同样这也说明,资金也在积极挖掘新的方向,前段时间的炒小炒差的极度投机情况会发生改变。
三,重磅政策见效,3000亿来了
央妈准备的3000亿援军可能真的要动了。周末中国建材申请以4.03的价格要约回购34亿港币,你们简单理解为按这个价格回购即可,比现价溢价接近15%,相当于打明牌表示我就值那么多钱,市场定价太低了。一叶知秋,大概率未来央企都会有类似的回购或者增持行为,毕竟高股息率摆在那里,央企增持自己是不大会亏的。
更重要的是,此事件意味着前期政策开始真正落地了,股市消息出来就要兑现,而政策到落实,再到常态化,则需要时间。
所以一个大利好,炒作往往是两波,第一波是炒预期,第二波是炒效果,因为效果好就有新的预期。
所以后面真正要大家注意的是,5000多只股票,机构做第二波,也不可能一起做,哪些机构活跃了,哪些机构不待见,不能说要等到股价大涨之后才发现,那样黄花菜都凉了,很容易忍不住买进去就跌。
而这种问题的根本,还是机构动作和游资、散户的交易是混一起的,很难分辨。
虽然大家都知道,机构投资者的「交易行为」与散户是完全不同的。
但问题是,多数人根本看不出这种不同,那怎么办?
其实,早就有这样的大数据统计工具了。
简单说就是:先把所有的「交易行为」数据先保存下来,经过长期的积累后,再通过大数据模型计算,我们就可以看到不同的「交易行为」特征了,这太重要了,大家看下面的数据:
我们看下图这个,最近走出第二波上攻的股票。该股虽然上涨,但参与其中获利并不容易。因为该股在快速上攻之前,其实一直在横盘震荡,不显山露水,很难发现。而上攻虽然猛烈,但也就3天,等到大涨之后再觉得这个过好,追买的人直接就被套,两天跌幅超过16%。
但换个角度,用系统观察「积极机构动作」,就能发现橙色的「机构库存」数据,在没涨之前已经提前出现,并且持续,说明机构在没涨的时候已经积极参与,并且参与这个股票的阻力很低,所以能持续出现橙色的「机构库存」,而这就是反击先兆了。虽然当时观察到该股的「机构库存」数据持续,也不能预知4天后该股就爆发了。但是股价不涨,持续的机构积极参与,本身就是异动,值得去注意。比起5000多只股票里找黑马要强多了。
所以,在开会利好预期强烈的时候,反而不应该去猜测还有哪些强势股能再接再厉。反而应该多注意机构在哪里股票里重新积极起来走出第二波的行情。而同样对于没涨的股票,态度越来越积极的股票,自然比态度消极的股票更容易上涨。
四,友情提醒
虽然大家对开大会的预期都很高,但 慢牛格局,也会出现暴涨暴跌的短期风险 A股的四种状态,慢涨慢跌,慢跌慢涨,快涨快跌,快跌快涨。 这里面的原因,其实还是散户太多了,和主力能够形成对手盘,即使规律再明显,大多数人也会当局者迷,逃不过人性的。 筹码从散户走到机构手里,就是上涨的一个基本条件。等爆涨上去之后,筹码又会从机构手里转移到散户手里,然后等待下一个轮回。。。
好了,本篇就到这了,赠人玫瑰手有余香,谢谢点赞。
声明
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,希望大家喜欢!
部分数据、信息,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人删除。
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。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,都是骗子。
发布于:上海市